在为民解忧办实事中彰显主题教育成效
下一座天桥建在哪?市民说了算
12月的西宁,寒潮一波接一波,气温在-20℃上下徘徊,然而我市大街小巷的项目建设现场,机械轰鸣、人头攒动,呈现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施工景象,参建单位科学组织冬季施工,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一条条宽敞平整的道路如期完成建设并通车……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城乡建设局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在深学细悟上狠下功夫、在学研查改中贯通发力,着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成效。
问需于民,着力解决“行人过街难”问题
10月28日,柴达木路(万科公园里小区)、祁连路(碧水外滩小区)两座人行过街天桥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市委市政府根据百姓出行需求建设人行过街天桥,有效解决了早晚高峰人流、车流交织易引发交通拥堵和事故的问题,为这一方便群众出行的举措点赞!”市民杨女士说。
记者从市城乡建设局了解到,今年我市认真谋划选定群众呼声高、过街需求大的项目,组织实施宁大路、柴达木路、祁连路、湟中路人行过街设施建设项目。分别于9月、10月、12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为进一步解决医院、学校、人流集中区域“人车混行”的突出问题,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城乡建设局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通过报刊、公众号、短视频APP等媒体平台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西宁市下一座天桥建在哪合适”的人行过街设施点位征集工作,进一步拓宽民意渠道,着力解决“行人过街难”的问题,让市民出行更安全、便捷。
“征集活动结束后,我们对反馈的民意建议进行了逐一梳理,共收集民意建议8000余条,并针对市民反映较为集中的区域开展了人行过街设施方案研究工作。目前已初步完成方案编制工作,组织交警、辖区政府等召开市级部门征求意见会,正在结合反馈意见持续优化方案,提升方案成熟度、可落地性,积极回应社情民意。”市城乡建设局城乡建设科相关负责人说。
车道拓宽了!群众出行更便捷
12月20日早高峰,记者在南大街青海红十字医院门前看到,原本的两车道拓宽至三车道,入院车辆在交警的指引下从东侧车道有序排队进入,其他过往车辆从另外两车道顺畅通行。“南大街周边小区、医院、学校、商业体等非常密集,部分路段车道狭窄、车流密集,每到高峰期就堵得水泄不通,人车混行的情况很常见,自从车道拓宽了,很少再看到堵车现象,我们每天路过时心情舒畅多了!”出租车司机马先生说。
南大街(昆仑路至夏都大街段)雨污水管网提升改造及道路大修整治项目于9月22日提前完工并恢复正常交通,至此南北大街全面通车。“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各参建单位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实行项目精细化管理,克服施工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强化施工要素保障,采取分段分幅保交通的原则,加大投入、加班加点,动态优化施工组织及交通组织方案,项目提前20日完工并恢复通车。”市城乡建设局城乡建设科相关负责人说。
据项目负责人蔡明山介绍,南大街(昆仑路至夏都大街段)是南北大街雨污水管网提升改造及道路大修整治工程的最后一个施工段,项目整体建成后,能有效解决地下管网超期服役造成的管网渗漏等病害,全面消除道路地下空洞、路面破损、路基沉降等安全隐患,周边区域群众生产、生活、出行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同时,项目建成将有力推动片区路网结构进一步优化,切实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雨污水管道改造,告别“逢雨必涝”
12月15日上午,西宁市气温直逼-20℃,民和路施工现场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抢工”场景。摊铺机正在对路面进行水泥稳定砂砾摊铺,工人们有的运送线路管道,有的对路面边角处的水泥稳定砂砾进行整理……
“项目主要对昆仑东路(湟中路—民和路)、博雅路(昆仑东路—八一路)、民和路(南山路—八一路)、拥军巷(八一路—滨河南路)等范围内雨水、污水管道进行改造换新,建成后将有效解决昆仑东路怡心园片区沿线雨水排水不畅,管网混接私搭,设施老旧导致的诸多病害问题,完善老城区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城市品位和管理水平,切实改善广大市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据项目负责人介绍,目前,项目正在进行昆仑东路(怡心园天桥至民和路)南北辅道雨水顶管施工及南辅道雨污水箱涵防水层施工,预计12月底项目建成并恢复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