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说青海系列报道之二:
本期专家:柳春诚
柳春诚,青海省博物馆文博研究员,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从事文博专业技术与研究工作39年,绘制各类文物插图近万幅。完成20多部考古报告、专著书籍及40多篇文章的插图,发表文章百余篇。参与省内7个地区文物调查和13个考古工地的发掘工作等。
青海新闻网讯当人们徜徉在博物馆展览中,品鉴着一件件精美绝伦的文物时,很少会有几人想到它们刚出土时的样子。 “在千百年的尘封中,因受地震、山洪等自然灾害的侵袭,有一部分出土文物,像似病入膏肓的沧桑老人,急需救治。”柳春诚说。柳春诚就是这样一位为文物解除病痛的“文物医生”。
热水大墓中的神秘“锈疙瘩”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青海都兰热水血渭一号大墓开始进行考古发掘,当时柳春诚就职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技术室,也参与了那次考古工作,他的主要任务是室内文物复原绘制,为之后的考古档案和研究制作准确的图像资料。
随着血渭一号大墓的深入挖掘,一件件珍贵的文物陆续面世,放在柳春诚办公桌上,需要他绘制复原图的文物也逐渐增加。
有一天,有一件新的文物摆在了他的面前。“那是一个只有大拇指大小的“锈疙瘩”,没人能看出它是个什么东西,也分辨不出它的材质是什么。”柳春诚说。这件未知的文物引起了柳春诚的强烈兴趣,他决定一探究竟。
精心复原胡人像
柳春诚手拿着这个“锈疙瘩”,翻来覆去仔细的观察,但是锈迹将文物包裹得太过严密,根本无法辨别。于是,柳春诚从抽屉里翻出一些小刀、大头针、放大镜等小工具,开始轻轻地、一点一点地清除上面的锈迹。时间渐渐逝去,这块“锈疙瘩”渐渐有了形状。“将锈迹清除后,发现里边的文物是一件银器。”柳春诚说。顺着它的形状和纹理继续清理,它的模样也越加清晰可辨。
当锈迹被清理干净后,柳春诚发现,这个无人识别的“锈疙瘩”居然是一件极为罕见的双面人头像。再仔细观察人头像的形象特征,柳春诚欣喜若狂,这件双面人头像头戴小圆帽,深目高鼻,器物中空,极具古代北方民族的形象特征,也有人推测它或许是古代波斯人的形象。于是这件被柳春诚抢救回来的文物被定名为“镀金银质人头像”,为唐朝文物。
文物复原为研究提供基础
这件双面人头像的实际用途直到现在还是一个未解之谜。它是出自哪里,出自何人之手,也不得而知。柳春诚怀疑这件文物很可能是某件器物上的一个小构件。它之所以出现在青海可能与当时丝绸之路青海道的繁盛有着密切的关联。这件双面人头像对于研究中西之间的文化经济交流具有很重要的史学价值。
从一件看不清模样的“锈疙瘩”到极具研究价值的珍贵文物,柳春诚及其他技术人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其实在田野考古发掘时,考古技术人员就要介入,如对古代遗址或墓地进行测绘,在发掘中,对探访的地层划分、墓葬的坑位形制、棺椁的摆放方向以及出土文物的多寡等都要事无巨细的按比例绘制在图纸上。”柳春诚说。
除了双面人头像,还有许许多多出土于血渭一号大墓的文物,如世界上唯一一件古代婆罗钵文字锦和其他古代丝绸的复原绘制、银质立凤和金银器的复原绘制、彩绘木器的复原绘制等,这些经典文物都在考古技术人员的辛勤耕耘下露出昔日的风采。
复原图再现文物风采
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工作,都离不开考古绘图、照相、测量、修复、化验等技术性的合作,严格地讲,无论考古简报、考古报告亦或是考古论文的撰写大多是一种合作模式,离开了谁都无法完成。当双面人头像确定后,就要按比例准确无误地进行考古绘图,这就是柳春诚在技术室的本职工作,几乎所有出土于血渭一号大墓的文物,都要经过柳春诚的手,将这些珍贵文物绘制成图。
考古绘图与绘画不同,它们属两个门类,需要有绘画功底,针对每一件文物,都要严格按照考古绘图理论的要求进行,首先是对文物详细认真地观察,尤其是对丝绸文物上的图案以及小件文物上的纹饰,往往要借助自然光、灯光、放大镜、比例规等工具从不同角度、不同光线进行认真观察,才能真正摸清文物图案的真谛与文化内涵。之后确定比例。
“一般绘制小件器物,基本采取1比1的比例,如双面人头像只有大拇指大小,按照原大绘制更加准确无误,基本接近原件。绘制复原图时要先在计算纸上用铅笔绘制草图,然后再在硫酸纸上过线描图。”柳春诚说。
“每一件图案复杂的珍贵文物,一般都要绘制立面图、侧视图、剖面图、展开图、俯视图、底视图等来表现这件文物的造型、结构、制作工艺、图案、单独纹样以及文化特征等。”柳春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