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除二,四去六进一……”这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珠算口诀。如今,这首口诀与它的载体——算盘一起,在计算器普及的今天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不过,在收藏界,一些年代久远、材质好的算盘逐渐成为众多藏家青睐的藏品。
西宁市民姚华山先生十几年前退休后就一直致力于算盘收藏,如今在他的家里摆放着几十把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算盘,姚先生说,这是经过多次筛选后留下来的精品。
“算盘陪我长大”
在姚先生看来,珠算的过程就是一种快乐的精神享受。他说:“我从小就是听着算盘声长大的,我的外祖父是一名生意人,他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算盘打得相当好,账目很少出错,在村子里小有名气,我耳濡目染也学会了打算盘。”后来姚先生考入西安邮电学院学了会计专业,每天上课都要打一个半小时的算盘。由于爱好加专业需要,姚先生的算盘打得得心应手。毕业之后,姚先生一直从事的是审计工作,在几十年的工作生涯里,那些庞大纷繁的账目计算,都是用算盘准确计算出来的。在姚先生看来,自己用算盘计算甚至比计算机要得心应手。
现在,每当姚先生收到一把好算盘时,他就用缝纫机油把算盘擦拭光亮,然后用旧报纸包起来,放进提包里。由于算盘都放在地下室,因此,姚先生隔段时间会取出算盘,通风之余,他还用棉布逐一擦拭保养,使其保持原来的光泽。
一把算盘值千元
在姚先生的藏品中,最好的是一把红木鱼骨定位13档算盘,这把算盘四周红木条为框,内为红木档,上端两个珠子,每珠当五;下端五个珠子,每珠当一。梁面上有三个鱼骨镶嵌的定位点,看上去非常漂亮。
姚先生说:“一般算盘没有固定的个位,计算加减法时,使用者可以按照习惯或计算数据的大小来确定个位,而计算乘除法时,如果没有定位,就是珠算技术比较熟练的人,也常会在定位上出错。所以有了定位算盘,计算加减法可用此点表示零和点,计算乘除法可用此点定位。解决了长期以来算盘没有小数点,计算易错位的问题。”
因红木质地坚硬,经久耐用,制成的边框或算珠,轮廓圆中有方,不仅美观,拨起来声音清脆响亮,轻巧灵活,非常实用。加之算盘制作,采用的是精密巧妙的榫卯工艺,木料的榫头和榫眼,结合牢固,严丝合缝,是算盘中的精品,因此这把红木算盘价格也一直居高不下,最少在千元以上。
除了红木算盘外,姚先生的藏品里还有材质较好的黄杨木、楠木、枣木、牛角算盘,用来把玩观赏的新式铜质小算盘,价位在100元到2000元不等。姚先生说:“算盘收藏应讲求精品意识,高档材质算盘值得收藏。”
琢磨出修算盘诀窍
姚先生收藏的算盘大多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生产的,由于年代久远,材质不一,多多少少都会有损耗和变形的。随着收藏品的增加,姚先生发现,四处难觅修算盘的地方,就算有这样的人,他们也因为工钱少,耗时间而不愿去修。姚先生说:“看到这些有点残损的算盘,又没有专门的修理人,我就萌生了学修算盘的想法。”通过看书、实践,十几年摸索下来,姚先生已经学会了修算盘的基本方法,现在遇上有需要修理的算盘,他都自己动手。
在姚先生的修理袋里,有许多他自己制作的特殊的钻具,剪好的一块块旧铜皮,备好的几盒小铜钉和红漆,还有各种各样的珠子以及磨好的档杆儿,这些档杆儿都是拿小楷毛笔卸掉笔头,折成两半,经过轻微打磨制成的。姚先生拿出几把经过自己修理的算盘,不仔细辨别,还真看不出来哪里是通过后期修补的,他说:“有些老算盘珠子的材质、颜色很难配,就算跑遍西宁旧货市场也难觅到一模一样的珠子,有时候还需要拆掉一把来补齐其他的,尽管如此,也只能配上较为相似的,新的档杆也需要烟熏火燎才能跟旧的相仿。”
现在不管是断了横档还是少了珠算,亦或是掉了钉子,姚先生都能让算盘重新完好,有些细微之处的修补,会花上两三天的工夫,但是姚先生都乐在其中。因为算盘在他的童年及工作年代,都扮演过重要的角色,他有深厚的情感在里面。
一把碧玉算盘:160万元
姚先生说:“算盘属于民俗收藏品,收藏人群比较小众,在收藏门类中归于杂项类,自从珠算申报世界非遗成功后,对算盘的收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一些年代久远的算盘又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中,‘拨’响了收藏市场,成为收藏品的新宠。”
网上甚至出现一把清代的碧玉算盘以160万元成交,一把海南黄花梨算盘,成交价达到了16.8万元的报道。但据姚先生介绍,传世老算盘凤毛麟角,目前市场上最贵的是象牙算盘和玉石算盘,年代久,品相好的都在万元以上,但是数量非常稀少,一般人难以见到。而一些上好的木质算盘,如紫檀木、红木、黄花梨木、黄杨木等,价位最少在千元以上。
姚先生说:“几年前我花几百元买的算盘,如今都不同程度地涨价了,但我不打算卖掉它们。”在姚先生看来,算盘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到我们的手里不能失传。